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——股骨轉子間骨折治療及預防
2018-06-13 文章來源:
張印
?股骨轉子間骨折屬于髖部骨折的一種,因死亡率高,被醫(yī)學界稱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。
人生最后一次骨折,聽著就令人恐懼。也就是說,發(fā)生這類骨折后,很多人就挺不過去了,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患者去世。
?
?其實髖部骨折在老年人中發(fā)生率很高,許多老年人因為骨質疏松,走路時候不慎滑一下,甚者下床穿鞋時候歪一下,就可能導致髖部骨折。而高齡患者中,股骨轉子間骨折發(fā)病率較股骨頸骨折更高,年齡也較股骨頸骨折患者大5-6歲。隨著老齡化的到來,近年來骨科住院患者中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占比逐漸上升。
?
?根據國內外臨床統(tǒng)計,老年人的髖部骨折,一年后的生存率僅有50%左右,也就是說,在傷后一年內,會有一半的老人永遠離開我們。
?
為什么這樣一個低能量傷會有這么高的死亡率呢?
?
?高齡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種內科疾病,比如: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老慢支、泌尿系感染等疾病,平日需要適度的活動才能維持正常生活,然而骨折,尤其是髖部骨折后,因為疼痛以及不能負重,患者需要長期臥床,很快就會出現長期臥床的并發(fā)癥:壓瘡、肺部感染、泌尿系感染、血栓等,而這些并發(fā)癥,才是導致此類患者離世的最常見原因。
?也就是說,如果傷后能讓患者盡早恢復活動能力,就可極大的降低死亡率,所以傷后盡快的有效治療才是關鍵。
?
?
股骨轉子間骨折哪種治療更佳?
?
? 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治療臨床上先后采取了骨牽引—鋼板內固定—Gamma釘—DHS等方法,但均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。近年來PFNA(改進的PFN :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系統(tǒng))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,因為屬于中心性髓內固定,克服了鋼板等內植入物易于拔出、斷裂的缺點,且具備創(chuàng)傷小、出血少、術后恢復快等優(yōu)點,同時具有抗旋等特性,更適于骨質疏松、不穩(wěn)定性骨折,被臨床認為是治療高齡患者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理想方法。
?
?
?今日,骨一科團隊在喬宗瑞主任醫(yī)師帶領下,順利為一名90歲高齡的股骨轉子間患者,進行了PNFA手術。
患者高齡且瘦弱,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壓、心房纖顫等多種內科疾病,如果長期臥床很快就會因為各種并發(fā)癥引起危險,經過術前心內、神經內科、麻醉科等多學科的會診、討論,以及術前周密的準備,手術順利實施。
?
?
?
?
?
?南陽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骨一科近年來應用PFNA微創(chuàng)治療,已為百余例老年股骨轉子間患者解除了病痛,其中年齡最大的98歲。尤其是在骨科可透視牽引床的輔助下,進行這類手術更加得心應手,手術平均時間在35分鐘左右,術中出血僅為50ml左右,術后即可在醫(yī)師指導下翻身、坐起,極大的降低了此類患者的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率及死亡率。術前術后具有醫(yī)院各相關科室的配合,能夠最大限度的為患者治療保駕護航。
?
?
手術團隊:
(喬宗瑞主任醫(yī)師(左二)、郝曉副主任醫(yī)師(右一)、胡潤武副主任醫(yī)師(右二)
?
提醒:老年朋友需注意防跌倒
?
老年人因為骨質疏松等原因,一旦跌倒容易出現各類骨折(如腰椎骨折、腕部骨折、髖部骨折等),但是因為下列原因,老年人比中青年人更易跌倒:
1.衰老導致感覺遲鈍、反應變慢以及視力減退。當環(huán)境突然改變時,不能正確判斷環(huán)境結構及障礙物,身體失去平衡時不能及時做出適宜的動作,容易跌倒。
2.老人易患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,如腦卒中,從而引起平衡能力下降,容易跌倒。
3.衰老導致骨骼肌肉系統(tǒng)退化,肌肉力量和關節(jié)靈活性下降,或由于腰背、脊柱的勞損退變使脊柱對下肢的調節(jié)能力下降,容易誘發(fā)跌倒。
?
如何提高防跌倒能力?
?
一、要預防身體機能退化,有遠視、近視、散光等問題的老人應佩戴合適的眼鏡,避免用眼過度。聽力下降者佩戴助聽器。尿失禁者每日進行盆底肌肉訓練,夜尿多者睡前少喝水,床邊準備尿壺。
二、要避免走過陡的樓梯和地面不平的路,注意利用樓梯扶手和拐杖。有的老人不服老,覺得自己身體好,出門時攜帶物品過重或買很多東西,造成走路不穩(wěn),從而增加跌倒風險。搭乘交通工具時應等車輛停穩(wěn)后再上下,不要心急。避免走在光線不足的環(huán)境中,天亮前和天黑后最好減少出行。在臥室、浴室和過道都裝上夜間照明燈。
三、要選擇合適的衣服和鞋子。有的老人一雙鞋穿了很多年,鞋底的紋路已經磨沒了仍然不舍得換,但鞋在保持軀體穩(wěn)定性中起著重要作用。有的老人衣服松緊大小不合適仍湊合著穿,也會增加跌倒風險。
另外適當的運動及補充鈣劑,能有效提高老年朋友的健康狀況。
?